教育學的萌芽
(J:2018-江蘇大學)
1. 特征
沒有形成專門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,缺乏科學的理論分析,所有的教育方面的著作停留于經驗的描述,并時常帶有類比、臆測的色彩,還不具備形成學科的條件,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。
1. 代表性著作
在中國,《論語》匯集了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學家孔子關于哲學、政治、倫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論;《學記》雖然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。但它也僅僅是古代中國典章制度專著《禮記》(《小戴禮記》)中的一篇教育論文。在國外,《理想國》是柏拉圖代表作,涉及到了政治學、教育學、倫理學、哲學等多個領域,思想博大精深,幾乎代表了整個希臘的文化;昆體良《論演說家的教育》(又稱《雄辯術原理》)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,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學法的書。
2. 教育思想
萌芽時期的教育
著作 | 教育思想 |
《論語》 | 因材施教;循循善誘;不恥下問;身體力行;學思結合;溫故知新 |
《學記》 | 教學相長;尊師重道;啟發誘導;長善救失 |
《理想國》 | 寓學習于游戲 |
《論演說家的教育》 | 將學習過程概括為“模仿-理論-練習”三階段 |